
10月28日,2025广州市“隐形冠军”企业新质发展招商投资大会举办涨上策,广州市第三批“隐形冠军”系列企业名单揭晓,124家企业入选。
“隐形冠军”企业特指在细分市场占据领先地位、创新能力突出、市场竞争力强的优质主体。广州于2020年开启隐形冠军企业发掘培育工作,截至目前,已成功遴选出三批次共264家隐形冠军系列企业,覆盖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战略领域,产生近800亿元营收规模效应。
大会发布的《广州市第三批隐形冠军系列企业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第三批企业与国家梯度培育体系中的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度重合。获得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的比例均接近86%,约24%的企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从产业分布看,广州第三批隐形冠军企业中,软件与互联网是企业数量最多的领域涨上策,占比达30%;生物医药与健康(18%)、智能装备与机器人(15%)、人工智能(11%)紧随其后。整体结构与广州打造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与生物医药产业高地的战略方向高度契合。
在地域分布上,隐形冠军呈现出“一核两翼”的空间格局。黄埔区作为核心承载区,集聚了四成以上企业,天河区与番禺区分列二、三位。这三个区域共集中了近八成隐形冠军,反映出区域产业生态与企业成长之间的深度耦合。
值得关注的是,这批企业中约78%为创立5-25年的“中生代企业”,平均经营年限约16年。它们既具备一定的技术积累与市场基础,又保持较高的创新活力和成长弹性,成为广州产业梯队中承上启下的关键力量。
创新是“隐形冠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报告》数据显示,第三批隐形冠军企业平均研发强度高达17%,中位数超过11%,显著高于广东省整体研发强度。其中,近60%的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超过8%,近25%的企业超过15%,高强度研发投入为企业构筑了坚实的技术壁垒。
南都N视频记者了解到,目前,广州市已启动第四批“隐形冠军”发掘工作,通过“动态发现-数字画像-精准服务”机制,持续壮大创新主力军。
为完善企业成长全周期服务,广州将依托产业载体,打造“空间+资本+技术”一体化服务平台,同时联动金融、互联网、软件等11家行业组织,组建专业化服务网络,破解企业“成长烦恼”。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夏嘉雯 实习生 赵瑞琦涨上策
创通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